文/楊劍勇
去年,不少企業仍然受到疫情、通脹以及疊加俄烏局勢等眾多因素影響,使得經營受到沖擊。然而,中科創達面對復雜的環境,營收繼續維持著強勁增長格局,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。2022年營收54.45億元,同比增長31.96%;凈利潤為7.69億元,同比增長18.77%。
智能汽車被視為第二增長曲線
值得注意的是,在智能物聯網與智能汽車大趨勢背景下,中科創達抓住這一市場機遇,從而驅動著業績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。其中,智能汽車被視為第二增長曲線,營收占比不斷提升。根據財報數據顯示,2022年,來自智能汽車業務板塊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46%,營收規模為17.93億元,占總收入比例提升到32.9%。
需要指出的是,智能網聯汽車以“電動化”為基礎,“網聯化”為紐帶,通過大數據的收集,逐漸達到“智能化”出行的美好愿景。伴隨著越來越多傳感器、高性能芯片以及5G技術的導入,大量的數據、算法以及連接在汽車上交織融合,使得汽車的智能化程度快速提升。顯示出“軟件定義汽車”正逐步成為汽車產業的主流趨勢。
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行業研究報告,在“軟件定義汽車”的浪潮下,相關軟件產品和技術解決方案需求量將持續提升,預計智能汽車軟件成本在整體汽車成本中的占比將從2022年的 15%-25%,上升至2026年的35%-45%,為相關軟件產品及解決方案供應商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;全球汽車軟件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208億美元迅速增長至2021年的415億美元,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8.8%,并預計將在2026年達到711億美元。
對于中科創達而言,早在2013年就開始布局智能汽車業務,在智能汽車行業爆發前的2017 年,收購芬蘭公司Rightware,前瞻性進行產業及全球化布局。隨著車載軟件復雜度的不斷提升,中科創達車載操作系統產品和技術的需求亦不斷增加,智能汽車已成為其重要戰略板塊之一,收入中的占比亦逐年提升。
智能物聯網增長近四成,收獲行業發展紅利
需要指出的是,中科創達的物聯網和汽車業務產品形態相互融合,形成了Auto IoT的新產品形態的布局。比如行車記錄儀,充分利用中科創達的視覺技術方案,實現了相機AI,實時縮放和拼接,超高清/高熱穩定性,極佳的相機性能等。該方案已經在車廠客戶得以應用。
與此同時,中科創達物聯網板塊也展現強勁增長態勢。2022年,來自智能物聯網業務營收達17.61億元,同比增長39%。其中智能計算模塊及整機產品相關收入為15.4億元,較上年同期增長35.23%,以公司邊緣計算技術為核心的智能行業相關業務已初具規模,202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.2億元。
整體來說,中科創達作為一家依托強大的操作系統技術和本地化服務能力, 通過5G、人工智能、物聯網以及云計算先進技術的融合創新,為全球OEM、ODM、行業客戶以及開發者提供從芯片層、驅動層、操作系統層、算法層一直到應用層的一站式解決方案,提升智能終端設備的本地實時環境感知、人機交互和決策控制方面的能力,加速智能產品從原型到量產的過程,構建以IoTOS為核心的端(終端)、邊(邊緣計算),云(云服務)分布式OS的一體化和全場景解決方案。
以與亞馬遜云科技合作為例,中科創達借助亞馬遜云科技覆蓋全球的基礎設施和豐富的IoT服務,結合自身在智能操作系統領域多年的積淀,助力制造企業成功向智能制造轉型并加速全球化進程。利用亞馬遜云科技云原生技術,中科創達打通從云模組、硬件產品、IoT云平臺底座、App整套服務鏈路,幫助企業構建高性能、高安全性、高可靠性和高可擴展性的全球物聯網平臺。
再以工業視覺方案為例。工業視覺是非常大的賽道, 不僅廣泛應用到 面板外觀表面缺陷檢測, 也可以應用到汽車領域,比如汽車門板缺陷檢測等其他廣泛的工業領域。整個人工智能在提速,而提速使得包括連接在內的功能變得越發穩定,從而工廠的無線化和無人化水平會有很大提升。這一提升的關鍵是通過光學, 比如公司收購的MMSolutions 就是光學和視覺公司;通過傳感明確的算法,比如 3D 視覺;通過機器的工業化控制等能力來實現。
最后
隨著物聯網持續推進,得到更廣泛的落地,繼而圍繞該條賽道上的玩家們呈現強勁增長態勢,收割著這一市場紅利。根據IDC所發布的調研數據顯示,2021年,全球物聯網(企業級)支出規模達6,902.6億美元,并有望在2026年達到1.1萬億美元,中國企業級物聯網市場規模則將在2026年達到2940億美元,是全球最大的物聯網市場。
作為智能物聯網賽道上的重要玩家,中科創達以智能操作系統技術為核心,聚焦人工智能關鍵技術,助力并加速智能軟件、智能汽車、智能物聯網等領域的產品化與技術創新。伴隨著物聯網場景落地,且隨著5G部署日益擴大,將進一步促進物聯網產業發展。對于為深耕物聯網賽道上的玩家們來說,釋放新機遇,有望打開更廣闊的業績增長空間。
楊劍勇,福布斯中國撰稿人,致力于深度解讀物聯網、云服務、人工智能和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。
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或網絡新聞客戶端自媒體,本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請聯系刪除。